黄埔军校同学会

黄埔杂志

年少从军驱倭寇——访黄埔抗战老兵董江天

日期:2024-05-21 16:30:00 来源: 作者:
字号:【小】【中】【大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
  “当年我就是这样用大刀杀鬼子的。”在常州市区一处房子里,出生于1925年的黄埔抗战老兵董江天用拐杖比划着。

  从小立下报国志

  董江天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市的一个山村里,家中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。作为家里的独子,父母对他寄予厚望,经济不宽裕,但仍然节衣缩食供他上学。董江天聪慧好学,在私塾念了一年多,读完了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。

  私塾老师知识渊博,课堂上经常给他们讲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道理。老师告诉他们,鸦片战争后,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。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,就给百姓增加税收,广大农民饥寒交迫,纷纷揭竿而起。老师还给他们讲邓世昌的故事。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,任致远舰管带。海战中,致远舰受伤并燃烧起火,船身倾斜,邓世昌毅然指挥致远舰向日方的旗舰“吉野”撞去,不幸被日方炮弹击中,致远舰沉没。邓世昌落水后拒绝救援,决心与战舰同存亡,最后壮烈殉国。

  那时,东北三省已经沦陷,这些故事让年幼的董江天深受教育。他暗暗发誓,将来要为保卫国家浴血沙场,赶走日本鬼子,哪怕战死也在所不惜。

  报信救下兵工厂

  抗战爆发,书没法念了,董江天只能回家种地。

  董江天说:“我们村有董、宋、邢三大姓,共1000多户。村里有一条东西向的大街,街两边是商铺。赶集时,周围村子的老百姓从北、东、西三个方向进村买东西,非常热闹。紧靠村子南边是荒田和大山,没有路,平时很少有人往那走。村子最南边有一大户人家,是我们村最有钱的。抗战期间,这户人家到外地躲避战祸,一大片房子空了下来。八路军见这里隐蔽,就将兵工厂设在这里。由于兵工厂的位置偏僻,当地的群众基础好,好长时间都没有被鬼子、汉奸发现。”

  董江天介绍说,他家就在兵工厂附近,和兵工厂的人很熟。兵工厂主要制造手榴弹和土枪,厂里有几个大炉子。工人先把铁熔化,然后把铁水倒入一个模子里,冷却后就是一个手榴弹的铁外壳,然后装火药、安木柄、接引线……那时,兵工厂的技术差,造出的手榴弹有时只炸成两半,杀伤力也不大。土枪是打完一枪,要用铁条捅一下,才能重新装子弹打第二枪。由于山东境内的兵工厂不多,尽管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差,仍然供不应求。

  兵工厂是八路军的武器装备来源,也是日本鬼子重点打击的目标。一天上午,董江天在田里干活,一个30多岁的瘦高个男子问他:“你们村有八路军的兵工厂吗?”董江天说:“没有。”那人没有说什么就走了。下午,董江天发现那人又在村里向别人打听兵工厂的事。董江天一想,不好,这人肯定是汉奸。他赶紧找到兵工厂的负责人,把情况告诉他。负责人立即派人去抓那个汉奸,谁知他闻风逃跑了。兵工厂负责人当机立断,连夜搬家,董江天一家也跟着离开了村子。

  第二天,日军包围了村子,发现兵工厂已搬走,一怒之下,烧了整个村子,杀了村里的百姓。董江天立了大功,兵工厂的负责人一个劲地夸他机灵,动员他参加八路军,董江天答应了。那一年,董江天16岁。

  

  再大的苦也不怕

  1941年6月,董江天光荣地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。参军那天,赵连长给了他一把大刀和一个空子弹袋,他一看,脱口问道:“没枪没子弹怎么打鬼子?”王班长是个老兵,笑着对他说:“八路军装备差,武器要从鬼子手里夺。”王班长让董江天把玉米杆折成一段段,把子弹带塞满,对他说:“这样做是为了迷惑鬼子,让鬼子以为八路军子弹充足。”

  晚上,赵连长下达战斗任务:明早8点钟前,端掉公路边上日军的一个炮楼。王班长悄悄对董江天说:“明天你就有枪了。”董江天说:“日军躲在炮楼里,我们没有炮,怎么端啊?”王班长说:“到时候就有办法了。”下半夜,八路军在炮楼上风口堆积柴草和枯树枝,然后埋伏在炮楼周围。天蒙蒙亮时,一个八路军战士把柴草点燃,滚滚浓烟不断灌进炮楼。之前,八路军经常在日军炮楼附近点火骚扰,炮楼里的日伪军早已习以为常了。这次,日军也像往常一样带着伪军出来灭火。见炮楼里的日伪军都出来了,赵连长下令:“打!”“噼噼啪啪”随着一声声枪响,一个个日伪军像砍倒的芦柴倒了下去……董江天说:“八路军个个是神枪手,真正是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。”

  这次战斗不但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,还缴获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。董江天用上了三八大盖步枪。可大家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,日军就出动大部队来报复了。为保存有生力量,部队只能不断转移,有时一晚上就要转移好几个地方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条件艰苦,有时连续几天吃不上饭,靠山芋、野菜充饥。赵连长问董江天:“当八路很苦,吃得消吗?”董江天说:“只要能把鬼子赶出中国,再大的苦我也不怕。”王班长对赵连长说:“小董有文化,不怕苦,是个人才。”赵连长说:“等这次战役结束,送他到团部大刀队去训练。”

  八路军火力差,缺弹药,团部对刺杀训练特别重视,除了要求各连排严格训练外,还要求各连推荐有潜质的士兵送团部,由经验丰富的教官调教。

  17岁走上战场

  1941年下半年,董江天到团部大刀队接受训练。大刀队教官姓何,不但精通刀法,战场经验也很丰富。他说:“在战场上和鬼子拼刺刀,要从容不迫,不能手忙脚乱,慌慌张张,越是紧张的时候,心中越要保持冷静。但靠这些还不行,还必须有真本事。”

  何教官让一个学员端着日军的三八大盖和他对阵,只见他轻松地左挡右挑,手中的大刀就架到那个学员的脖子上了,动作特别快。何教官说:“我现在教你们最实用的‘无极刀法’。这套刀法,29军的官兵个个都会。当年长城抗战,这套刀法让小鬼子吃尽了苦头。只要你们好好练,对付一两个鬼子,没有问题。”董江天说:“我们的大刀是特制的,刀背很厚,刀尖斜斜的,既可砍,又可刺。刀柄较长,上面绑着布,刀柄的尾端有一个圆环。圆环上系一块红布。刀身沉重,力气大武功好的老战士可以单手舞刀。”

  董江天认真练习刀法,3个月后,他也可以像老战士那样单手舞刀了。董江天有文化,懂礼貌,何教官很喜欢他,教了他几手“反败为胜”的绝招,这几招后来在战场上还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训练半年后,董江天正式拿上武器上了战场。那一年,他17岁。

  八路军贯彻游击战的方针,鬼子人多就边打边撤;鬼子人少,只有十几、二十个人时,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去,用大刀砍,让日军的机枪、迫击炮、掷弹筒等武器发挥不了作用。有一次,为了夺回被鬼子占领的阵地,八路军就趁晚上组织敢死队冲锋争夺,董江天积极报名参加,部队领导见他岁数小,就把他安排到预备队,对他说:“等敢死队减员,你再上。”董江天跟在敢死队后面冲锋。晚上,他们把白布缠在肩膀上作为记号,直扑鬼子的阵地,看到鬼子就砍。经过几次战斗磨练,董江天胆子渐渐大起来。

  后来,在寿县的一次战斗中,董江天还利用他所学的“无极刀法”杀死了两个日本鬼子。那天,太阳很好,照得董江天手里的大刀明晃晃的。与董江天对阵的是一个老兵,拼刺技术很好。他一开始没有把年轻的董江天放在眼里,但几次突刺都落了空,还被躲闪中的董江天用刀把军装划开了几个口子。鬼子不敢大意,出招开始变得谨慎。几个回合后,董江天感到有点吃力。这时,鬼子又一个突刺过来,董江天照例一闪,不料后脚踩到一滩血上,脚下一滑,“扑通”倒地。日本鬼子大喜,大步上前,举刀就刺。电光火石之间,董江天突然想起何教官教的绝招,一个翻身,鬼子的刺刀刺空。董江天顺势一把抓住鬼子枪杆,反手一刀把鬼子砍死。董江天万万没想到,自己出手如此干净利落,竟然一击成功。

  砍死那个鬼子后,董江天一个“鲤鱼打挺”从地上跃起,手挥大刀向人多的地方杀去。有两个日本鬼子围了上来,董江天左挡右砍,闪展腾挪,越战越勇,又砍死了一个。另一个鬼子想跑,远处一个战友开了枪……

  进黄埔迎抗战胜利

  董江天作战勇敢,又有文化,1943年被部队推荐到黄埔军校七分校19期步兵科学习,毕业后分到山东渤海八路军整编3营2连。

  1945年8月9日,毛主席发出《对日寇的最后一战》声明。当时,董江天的部队驻扎在山东广饶。在那里,每隔10多里就建有日本鬼子的炮楼,董江天他们就把炮楼围起来喊话,叫鬼子缴枪投降。鬼子自知末日将近,大多举手投降。上级命令大家要优待俘虏,不许打骂、不许拿他们身上的任何财物。有一次,董江天他们押着俘虏从碉堡里出来,附近的老百姓听说了,拎着锄头、钉耙过来就要打,被他们拦住了。

  8月15日,日本投降。17日,董江天他们才从上级那里知道消息,大家欢呼雀跃。当晚,为了庆祝胜利,他们每人分到两斤猪肉,吃得非常尽兴。

  想起父母全是泪

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董江天随部队南下,后来转业到常州市的银行工作。一切从头开始,好在他有一定的文化基础,很快适应了银行工作。他工作一丝不苟、兢兢业业,几次被评为先进个人,受到表彰。

  谈到父母,董江天总是泪流满面。他说,他感到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父母,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。父母临终前未能在床前尽孝,这让董江天抱憾终生。董江天的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,贤惠、善良,在人前从不大声说话。当年,听说董江天要去参军,心里虽然不舍,但最终没有阻拦,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他:“在部队要听首长的话,不要和战友闹别扭,注意身体……”说着说着,母亲流下了眼泪,为了不让董江天发现,她转过身悄悄擦掉。董江天离家那天,母亲送他,董江天走出很远了,母亲还站在那里,一只手抹眼泪,另一只手不停地挥着。此后,董江天跟着部队南征北战,再也没有回家。后来,母亲对他太过思念,哭瞎了眼睛。1960年和1967年,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,董江天因为工作太忙没能回家见父母最后一面,直到2007年,他才回到老家,替父        母立了墓碑。

  作为黄埔同学,董江天心系祖国和平统一大业,积极开展与台湾同学的联络交流,向台湾同学宣传祖国大陆发展的成就。有个叫董奇峰的同窗随国民党部队撤退到了台湾,董江天与他保持通信交流达数十年之久。

  董江天是老干部,按照政策可以住疗养院,但他不肯去,坚持住在家里,平时生活俭朴,粗茶淡饭。董江天的姐姐和妹妹一直生活在山东,生活条件不好,董江天经常资助她们。家乡的晚辈有困难找董江天,他也都尽力帮忙。听说家乡修路,董江天立马到邮局汇款予以捐助。

  年少从军驱倭寇,暮年心系国和家。董江天的心中永远装着国家、故乡和亲人。

相关新闻